我市“机器换人”工作推进再加力,今年百个“机器换人”项目“挂图作战”。 4月18日,长宏国际、欧华造船、金海重工、扬帆集团等七家船舶修造企业与我市经信部门签订了船舶行业“机器换人”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责任书,共同推进船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舟山船舶行业被列入我省2016年度十大“机器换人”重点试点行业,按照船舶工业发展目标,我市将重点围绕船舶行业的装焊、管系、涂装作业、大分段合拢工艺以及数字信息化开展“机器换人”工作。
目前,各船企已列出时间表,明确全年工作事项。
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将计划投资3920万元,加快高效造船的企业自动化建设与应用,最终可减少用工人数350人。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欧华造船将引进直管焊接加工线,购买10台吸附式干燥机,进行流水线改造升级。对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集成开发,形成一款CSS现代造船管理体系,同时引进能源实时监控系统、物资管理、后行中日程模块等各类实时监控软件和终端设备,全力打造智慧船厂。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将主要做好一体化智能管控的厂联网建设。
该公司将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造船业务管理的高效协同和高效管理决策,增加单面钢板自动拼装设备、纵骨肋板自动装配设备、井架智能焊接机器人等设备对平面分段流水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同时,还将完善设备管理系统,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设备管理信息沟通平台和自动化数据汇总分析功能等。“今年公司将投入1800万元,推进技术改造,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材料成本。 ”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市船舶工业运行质量提升,规上船舶修造业实现产值169.6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9.7个百分点。
全市造船、修船产值均实现20%以上增长。龙头企业景气度有所回升,生产节奏加快,产能负荷提升。前3月全市造船三大指标均好于全国水平,占全国比重均超过10%。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政府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机器人应用企业,无论投资额大小、备案与否,一律在省予以10%资金补助的基础上,地方再予以1∶2配套。
同时,在2015年建立的船舶行业服务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加大对船企的指导服务,解决船企技术难题,建立完善专家联系重点“机器换人”服务推进机制。
据悉,结合舟山产业特点,水产加工、机械制造产业等传统产业也将同时推进“机器换人”。全年争取完成200套机器人应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