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智汇群岛·创新引领”5313行动计划》首个科技创业领军团队,2013年落户舟山。2015年10月,公司迁往位于普陀展茅的新厂房后,开始规模化生产。
公司主营产品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水性粘结剂”,应用于锂电池正极、负极和超级电容器电极制作。该水性粘结剂在国内外首次以天然材料壳聚糖衍生物(虾壳、蟹壳等)为主原料,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等特点,可完全取代目前油性PVDF/NMP粘结剂,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粘结剂是锂电池的关键辅料
究竟是怎样一种粘结剂,让“中科立德”这个年轻的公司能打入锂电池市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1月15日上午,记者走访了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在公司的仓库里,记者看到了一桶桶白色塑料桶,里面装的就是“锂离子电池水性粘结剂”。该粘结剂是一种浅黄色的乳胶,类似我们平时食用的炼乳。“现在锂电池生产厂家生产的锂电池正负极活性材料,都需要粘结剂,粘结剂是锂电池的关键辅料。相比油性的粘结剂,我们这种‘炼乳’是水性的,具有低碳、环保与安全生产的特点。 ”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汉琦告诉记者。
邵汉琦介绍,目前,一些厂家生产电池正极所使用的是高毒性、高成本的油性PVDF/NMP粘结剂,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中科立德”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水性粘结剂”,采用天然壳聚糖衍生物为原料,天然壳即我们常见的虾壳与蟹壳等。“之前,虾壳与蟹壳基本用于生物制作,当作甲壳素的原料,其利用附加值并不高。在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相关专家交流后,发现虾壳与蟹壳还能用于工业,不仅能解决海洋生物废弃物影响环境的问题,也能大大提高经济附加值,这对投资来说也是双赢的。 ”邵汉琦说。
据邵汉琦介绍,采用天然壳聚糖衍生物原料作为锂电池正极粘结剂为国内外之首创,产品可替代目前使用的油性PVDF/NMP粘结剂,能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原材料来源广泛,粘结剂使用的溶剂水,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无需回收毒性NMP溶剂,简化了电池生产工艺,降低锂电池的生产成本。
同时,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和溶剂水均为无污染和无毒害的天然原料,应用于电池生产过程可避免现有PVDF/NMP粘结剂使用高挥发、易燃和毒性NMP溶剂带来的生产安全性问题,省略了NMP回收工艺,消除了生产过程中对现场工作人员的毒害问题。
据第三方检测检验报告和中试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水性粘结剂”应用在锂电池领域(尤其是正极)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其粘结力、剥离强度、压实密度、安全性能、循环性能、倍率性能以及高低温性能等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目前的油性粘结剂,其应用范围完全可以延伸到大型动力与储能电池以及下一代的高能量密度硅基负极材料等领域。
锂电池市场“蛋糕”很大
在舟山开发应用过“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项目”的邵汉琦心里很清楚,他现在所涉及的领域未来是什么样的大市场。
从2013年到现在,近6000万元研发与厂房设备投入,可谓投资不菲,但邵汉琦并不觉得这是一笔亏本的买卖。用他的话来说,“做科技企业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练好内功,一旦有了机遇,就能飞。 ”
显然,“中科立德”所处的锂电池市场目前正在不断“放大”。
上世纪,微电子技术勃兴,小型化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大量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车、路灯备用电源、航灯、家用小电器上。特别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普及,为锂离子电池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我国是全球移动电源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2014年我国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据分析,未来五年移动电源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
近期,新能源汽车进入与政策的“蜜月期”:国家出台扶持政策,部分城市免于摇号……政策“蜜月期”里的电动汽车,能否快速占领市场,动力电池成了各车企竞争的焦点。
从工信部数据来看,2015年1月至6月,全国规模以上电池制造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3%。其中,锂离子电池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锂电池市场占比正在快速上升。
目前,“中科立德”的厂房尽管没有完全装修好,但公司已急于试生产,拼命赶进度,因为公司手中已经接了大量的订单。据邵汉琦介绍,2015年中国锂电池电芯销售额排名前50的企业中,有43家成为了公司潜在客户群。目前,公司已有长期客户4家,截至去年年底已完成销售额200多万元,签订销售合同700多万元。“尽管现在我们的生产线还不算全自动,但过硬的产品品质得到了国内著名锂电池生产企业认可。今年5月份,全新的生产线一旦上马,我们的年产量能从300吨提高到1800吨,公司今年努力争取达到市规上企业标准。 ”邵汉琦满怀信心地表示。
依靠人才与技术打下基石
“中科立德”靠什么能在锂电池市场中分一杯羹?答案是人才与技术。
2013年才成立的“中科立德”,“中科立德”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光电新材料于一体的省级科技型企业,由5名自然人联合舟山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发起设立。目前拥有博士9名,其中4名是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美、日留学归国博士,这在舟山乃至业界也可谓首屈一指。
其中,公司技术总监张灵志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具有十余年从事有机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开发的工作经验,先后在美国Wisconsin大学和台湾大学从事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电解质材料研究,其研发成果得到美国风险投资公司资助,并获得锂离子电池材料发明专利16项,国际PCT专利8项。
2015年,“中科立德”的“导电复合锂电池水性粘结剂”和“壳聚糖衍生物锂电池水性粘结剂”被认定为2015年市级工业新产品。同时,该公司还成为我市首家省博士后工作站“先设站后授牌”单位。
据了解,“中科立德”公司团队在锂电池及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研究实力和经验,保证产品在研发和推广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缺陷排除和性能优化,从而满足各种企业客户的需求和市场要求。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受理国家专利41项。其中,国际专利PCT1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
邵汉琦介绍说,作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科技产业化中心,公司已经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有12000平方米生产车间配置有全自动多功能混合搅拌生产线、多功能手套箱、自动高速离心机、自动旋转蒸发仪及各类电池性能循环测试系统等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在国内乃至国外也数一数二。
“今年5月,公司将派人赴深圳参加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这也是我们公司首次在大型展会上亮相,以此来拓展国内市场,做好进入国外市场的准备工作。 ”邵汉琦表示,公司未来将打造成为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中心、开发商、供应商,集新能源关键材料的研发、试验、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08: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