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已由国务院在今年1月17日正式批复。 它标志着舟山群岛新区改革发展蓝图正式绘就,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进入新阶段。 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以后,我国首个颁布的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 规划范围 为舟山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1390个岛屿及其邻近海域,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30年。 战略意义 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有利于打造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有利于构筑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提高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保障能力。 基本原则 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开放发展;转型升级,高效发展;陆海统筹,联动发展;生态优先,和谐发展。 战略定位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发展目标 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阶段性目标 到2015年: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产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持续加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区域性服务功能明显提升,海上开放门户作用明显增强,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到4亿吨以上。 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到6亿吨以上。海洋经济竞争能力和辐射功能显著增强,海洋科技与产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国际物流枢纽岛、对外开放门户岛、海洋产业聚集岛、国际生态休闲岛和海上花园城建设初具成效。 到2030年: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人民生活富裕、人海关系和谐,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实现国家对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