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ZC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区动态 >> 其他新区动态 >> 正文

杭州湾新区已经『沦落』为上海的卫星城?
2020-12-06 13:46   转载自置业杭州湾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它的活力不仅来源于上海,更多的是周边卫星城分担了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是中心城市职能的延伸。那么……

01

什么是卫星城?

我们来了解几个卫星城:

纽约的“卫星城”——诺沃克(住在诺沃克的上班族中,许多都在纽约曼哈顿上班,两地距离约80公里,有便捷的通勤火车)

东京的“卫星城”——千叶县(建有成田国际机场、大型国际会议中心——东京迪斯尼乐园等大型设施,是日本开发成就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北京的“卫星城”——通州(位于北京市东南部,紧邻北京中央商务区,西距国贸中心13公里,北距首都机场16公里,东距塘沽港100公里)

上海的“卫星城”—— ???( 观点太多,难以定义)

为什么难定义呢?

叶檀财经认为,根据“上海2040”草案,确立了2040年的发展新目标——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划定了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在内的“1+6”上海大都市圈。但宁波、苏州、无锡等过于独立的城市,不可能成为卫星城。(出处:中国最有前景的十个卫星城市分别有谁?)

日本在1956年公布“首都圈建设法”,强调在东京100公里范围大规模发展卫星城。(出处:8大卫星城6大县城规划标准高于中心城)在交通方面幺妹认为,利用轨道交通在90分钟以内可以到达核心城市,可称之为卫星城。宁波、杭州、嘉兴……都可以称之为卫星城。

卫星城的概念最早源于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其发展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阶段。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卫星城承接核心城溢出,有经济基础,既有资源又有人才又有文化特色,才不会被核心城市这个黑洞所吸附。但卫星城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需要横向比较。(出处:360百科)

比如:宁波是杭州湾新区的中心城市,同时是上海的卫星城市。而杭州湾新区是宁波北部的中心城市。在长三角地区范围内,杭州、宁波又是卫星城市。另外,卫星城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杭州湾新区的功能地位不是卫星城,是宁波北部中心城,但在建设初期属于事实型卫星城。

02

互联互通,通勤不再难

长三角拥有全国最密集的高铁网络,“高铁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加快,沪杭高铁、杭甬高铁的运行,沪嘉甬高铁的即将开工,使得生活在长三角的人过上了便捷通畅的双城生活。根据设计报告,沪嘉甬高铁宁波到上海段运行时间为50分钟,宁波区域内的城际铁路半小时通达,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2018年12月1日,沪杭甬率先在全国正式启动地铁刷码互联互通,长三角成为全国第一个有地铁“通票”的城市群:上海、杭州、宁波三地有了首张地铁“通票”。今后杭州湾新区的市民只要打开APP就能一“码”扫通长三角。

一种“长三角人”的概念孕育而出……

03

异地医疗养老,不是问题

实现了交通的互联互通,再看看医疗吧!

大概对于杭州湾新区的部分人来说就是异地养老的便利吧。

很多老人居住在长三角生活圈中,考量时间、成本、环境等因素后,选择了异地养老。

他们往往迁入的城市生活环境安逸舒适,房租还便宜(比如在嘉兴最大的一家养老机构的700多位入住老人中,来自上海的超过一半)。他们主动选择从长三角中的一个城市迁徙到另一个城市。

另外,有一个关于医疗的数据了解下:从2017年7月到2018年11月的一年多内,仅到上海住院就医直接刷卡的宁波参保人就有13990名(数据来源《凤凰品城市》)。

上海仁济医院宁波杭州湾分院开业后,想必以后可以解决多数宁波人看病两地奔波的麻烦。另外,杭州湾新区医院正在为加入长三角先行先试门诊急诊费用的实时结算在努力。

小结:

公园、教育、医疗、文化等这些大家最为关注的基础配套杭州湾新区已经慢慢齐全,卫星城比上海都市区生活的更加优越。比如,在一个发展空间大的区域,文化中心、三甲医院、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标准和都市区同步界定甚至标准更高。再加上长三角的交通、医疗实现了互联互通,新“长三角人”的规模也越来越壮大,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边界模糊,让沪漂成本大大降低。生活在杭州湾新区,足够,满足。

在杭州湾新区的蓬勃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要开发商聚集在这里,共同建设这座21世纪的模范城市。与整个长三角相比,目前10000元以上的价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杭州湾建成世界港口后,房价至少将与宁波相似。对于未来的世界级港口,这是必然趋势。在房产行业插科打诨了2年多,看了各个城市涨涨跌跌,最大的认知升级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买房子一定得选人口流入的活跃城市,跟着政策走,选择有产业、有发展前景的城市。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新兴区域的标杆地带,越是标杆越稳妥,ps:不是地王哦!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下一条:云南省党政代表团来浙考察 袁家军阮成发郑栅洁王予波参加座谈考察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7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580—2267345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新城长峙岛海大南路1号

智者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