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ZC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区研究 >> 舟山新区研究 >> 正文

【CZZC智库沙龙】舟山发展新思路:发挥潜能 与台合作
2019-06-03 10:45 周阳 

一直以来,台湾问题都是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对舟山来说,如何在两岸关系中发挥作用、实现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好沙龙头脑风暴、解决难题的作用,2019年5月12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CZZC)围绕“舟山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和发展”这一主题举办了第五期“周末智库沙龙”(SZS)。本期沙龙由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教授主持,浙江舟山群岛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副所长方志华主讲,并邀请了各位专家、领导共同探讨舟山发展问题。

方志华副教授从2018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的几点观察、两岸隔绝七十年大陆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理念变化脉络、决定台湾问题最终解决的主动权在大陆以及舟山如何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自身的优势这四个方面着眼,由浅入深的讲述了对台湾问题、舟山发展的独特见解。

方志华认为,在2018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真正胜利的是“民意”,是广大人民。两岸之间存在的不再是“回归问题”,而是“统一问题”,是两岸的“国号统一”问题。回顾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志华将两岸统一的大致路线总结为:亲情呼唤、打开坚冰——彼此善待、相互交流(经济吸引、文化交流、政治接触)——艰难曲折、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心灵契合——暗潮汹涌、逆流横行——激流勇进、踏浪前行——民心归一、民族复兴。同时,方志华副教授指出台湾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台湾问题的解决最终的主动权在大陆一方,两岸的交流不能仅限于经济,加强基层群众的交流和青年交流是关键,扩大两岸人员的交流面,将广大的农民、渔民纳入交流的范围之中,以此扭转台湾岛内的政治环境、清除天然独的土壤。就“舟山如何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这一问题,方志华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促进舟山与台湾地区海洋旅游业、渔业发展上的交流,二是加强两岸海港工业发展上的交流,三是利用舟山的佛教文化推进两岸交流,并提出了开展“普陀山与佛光山的两山佛教论坛”活动的建议。

舟山市台办主任胡本祥指出,目前沿海地区发展势头良好,舟山与台湾的经贸交流合作、两岸人民的友好互通已经实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仅仅是经贸上的合作还是不够的,未来可以从乡情、海岛旅游、陆配、民间信仰、文化交流等方面出发加强两岸的融合发展、心灵上的契合。

台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陈国峰认为,“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中就包括为台湾人民服务。在开展舟山的对台工作中,加强两岸的交流,不仅包括以高校为依托的人才引进,同时也要在领导干部、人民群众中进行政策宣传,实现对台工作人人参与、部门协调合作的新局面。同时,利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一国家级新区的平台,吸引台湾人才的流入,通过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两岸交流。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骆小平认为,在与台湾合作的问题上,舟山要“跳出台湾看台湾”,以开放的格局、逆向思维、社会融合的视野看待舟山发展,着眼于舟、台的不同点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杨光熙认为,解决台湾问题要有“定力”、要“等”、要有耐心。但是等,并不等于不作为。发挥好舟山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一方面要促进两岸间的产业、科研、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引进台湾人才、进行两岸联合培训、创办大型台资企业等都是可以实施的模式,同时“陆配”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秘书长章其真认为,从提升舟山对台湾的吸引力的角度来说,一是外在经济、待遇等方面的吸引力,二是内涵的价值观、精神、制度等的吸引力。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副研究员欧阳城旺认为,解决两岸问题要从“感情”入手。一方面增强舟、台之间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提高两岸间经济社会、人文发展上的归属感。同时应避免操之过急的情绪,关注岛内的主流民意,才能真正实现两岸人民的心灵契合、融合发展。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友指出,利用两岸关系实现舟山发展,应该从民间交流、传统信仰、学术交流等方面努力,顺应民心、抓住民心、促进两岸交流。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耿相魁指出,对于舟山来说,面对台湾问题更应该关注如何利用两岸关系促进舟山发展,利用台海关系发展舟山。

舟山市人大副主任苗振清认为,高校、研究机构、每一位关心关注台湾问题的学者,都应在对台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作用。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应加强对台湾问题的研究,为国家的对台政策、台湾问题的解决,发挥智库献言献策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高校和地方的关于台湾工作的合作,借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之力解决舟山在对台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大局出发,研究在台海问题中舟山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蒋逸民老师指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背景下,思考台湾问题,要聚焦文化的发展。充分利用舟山观音文化、普陀山佛教文化,结合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髓,发展“和合文化”,从舟、台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出发,以文化为起点,提升舟山对台湾的吸引力。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宫敏丽老师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体制上的统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文化。一是充分发挥舟山自贸区的优势,舟山与台湾是海洋共同体,也是经济共同体。二是利用在台湾的舟山人,吸引台湾人来舟山投资。同时指出,文化、精神、意识形态的融合是灵魂上的融合,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舟山市监察留置所副所长刘建平认为,真正能够吸引台湾的是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舟山来说,加强与台合作,最主要的就是要发挥制度上的优势。

舟山市政协港澳台侨专委会张海军认为,对于舟山来说,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一是要发展好自身的经济,提高经济吸引力;二是从民间的角度出发,与台湾的百姓进行友好交流。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教授认为,两岸问题是关系民族、国家、两岸人民共同的大事,对台工作应该是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中国人关心的事情,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台办的事情。同时黄建钢认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必不可少,“文化”一词中的“化”意味着化解隔阂、化解矛盾、化解两岸问题。黄建钢表示,以本次沙龙为起点,深入研究两岸关系中舟山发展问题,在两岸关系中找出舟山发展的突破点,发挥智库的献计作用,加强与台湾的合作是舟山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期沙龙现场气氛轻松活泼,各专家、学者围绕“舟山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和发展”展开热烈的讨论,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海上,CZZC·SZS第六期:“海洋命运共同体”
下一条:第三期“周末智库沙龙”(SZS)邀请函丨本期主题:创建文明城市,更需要文明引领----对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7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580—2267345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新城长峙岛海大南路1号

智者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