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角度 心视野 从心理看管理
------“积极的心理管理学”读书交流会
十月底的舟山,夜幕降临后带着丝丝寒意。在做客第三十期研究生沙龙吧的嘉宾黄建钢教授和吕君老师的魅力吸引下,即便是传说中海大360度无死角全方位环绕的立体妖风凶猛来袭,仍无法阻挡同学们参与本次沙龙吧的热情。原定于18:30开始的沙龙,早在六点前我们图书馆一楼的沙龙吧就已座无虚席,研会同学们“倾尽洪荒之力”,搬出所有凳子,挪出所有空地,只愿为来到现场的你提供最好的交流机会。

本次沙龙吧做客嘉宾是来自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教授和经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党支部书记吕君老师,作为我校出彩的教师,本次沙龙吧他们携带了最新著作《积极的心理管理学导论》、《积极的个体心理管理学》。


谈及这两本书的主题以及创作初衷,黄教授认为,我们自己是心理的主人,我们应该学会管理并驾驭自己的内心,并强调积极的心理管理是一种有进取的,有度的心理状态。而谈及积极的心理管理意义何在,吕君老师认为我们应将自己定义成“个体心理管理的学习者、分享者、创新者”,而积极的心理管理是有助于大家在以后的道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定位,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活相对舒服、自由,以达到我们所谓管理的最高层次,最高目标。
随后,在两位老师由浅入深的理论分析与丰富多彩的实际案例讲述相结合的带动下,现场的同学们参与度非常高,大家纷纷现场提问,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日常生活体验与老师交流。



大家纷纷现场提问,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日常生活体验与老师交流
孟庆超同学向老师请教了“探索人活着的意义是否属于心理管理”的问题。黄教授回答说,通常情况下,我们乐于探索活着的意义其实属于一种心理管理,建议大家在思考此类问题时要理性与感性并存。
苟瀚儒同学问到“我们如何区分自己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们主动亲近好人与善人算不算是一种心理暗示”?黄教授回答道,虽然心理暗示经常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区分,只有当我们知道这个人不好、不善,但还会对他示好,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算是一种心理暗示。
冉丽红同学问到“如果当恋爱走向婚姻,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心动与心定的融合”?吕老师回答说,首先,我们在选择一份持久的恋爱关系的前提一定是“三观”一致。其次,如果要达到心动与心定的融合,那我们更要做好“亲密相处方面”、“激情心动方面”、“承诺达成方面”的磨合。



在同学们踊跃的参与下,互动问答环节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一环节是同学们互相分享对于这两本书的读书心得及感悟。
孟淑凤同学的发言,她用“站在床单整理床单”来形容当前人们的心理状态,她认为我们要学会主动管理自己的心理,和自己融洽和谐的相处。
周键城同学发言,他认为积极的心理管理是从一个整体上对人的管理,其影响涉及到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
骆鹏飞同学发言,她从书的框架、心理机理的运行、13种解决方案、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解读,并强调当我们面对问题时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不知不觉间持续三个多小时的读书交流会已接近尾声,吕老师谈到,心理管理是一种无形的、间接的管理,没有自我管理的人生毫无意义,她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在今天的交流之后,都能做好自己心理的管理者。黄教授说到,我们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我管理的主体,并建议大家在做心理管理的过程中不要过分执着于探究问题的本质,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次沙龙吧活动的顺利举行,不仅赢得了老师们的大力支持,还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这次活动不仅为增强同学们心理管理提供了积极的正确的指导,也让大家懂得了如何成为自我的主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让大家建立起积极的心理管理意识成就更加绚烂夺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