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ZC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区动态 >> 舟山新区动态 >> 正文

【CZZC·SZS第八期】 学习、研究、完善 “一国两制”,以香港为例
2019-10-23 14:53 周阳 

    2019914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CZZC)、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围绕“香港与一国两制”这一主题,共同举办了第八期“周末智库沙龙”(SZS)。本期沙龙由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所长黄建钢教授主持各位专家、学者自由讨论、畅所欲言,进行头脑风暴和发散性思维,充分发挥了沙龙研究重要热点、敏感问题的作用。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副所长、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志华副教授首先从选题意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香港是最早实施“一国两制”的。而香港又与舟山有强烈的历史联系。他指出,香港特区的第一任和第五任特首祖籍都是舟山,其次香港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割让给英国,而在舟山发生的定海保卫战失败又导致了香港被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方志华谈到,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长达150余年,回归后也不可避免带有自由主义思想和殖民主义色彩。所以,分析香港的“一国两制”,一定要站在香港已有150年殖民统治的历史基础之上。方志华认为,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足以证明一国两制是成功的。方志华表示,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具有爱国传统、强烈祖国观念的香港青年。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佳强教授从哲学、理论层面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分析香港的“一国两制”。他指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出现了学习西方哲学思想的思潮。沈佳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分析香港一定不能忽视对香港经济的思考。当前香港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香港经济地位下滑所引起的。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姜华帅在发言中表示,从香港已有150余年殖民统治的基础上看,香港在通识教育方面缺少历史教育。从香港已回归祖国怀抱22年的实践来看,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香港人心中的归属感和爱国情怀仍需要进一步得到培养和增强。姜华帅认为,通过加强两岸间的文化交流、使用更贴近香港的话语体系等方式,可以在文化交流中增强两岸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情感。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事》杂志副主编郑健在发言中表示,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党是领导一切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了全新的历史方位新起点新征程作为已在香港实施22年之久的一国两制的内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丰富。他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以政协为基石将一国两制落到实处,让各个党派的人士都可以在政治协商的范围内参与讨论和协商。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杨光熙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一直以来,香港经济自由度连续多年位居第一,而经济自由是以政治自由为基础的。杨光熙指出,对待香港应该继续采取使之持续繁荣发展的政策,维护香港的和平、繁荣与发展,继续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宁波大学庄佩君教授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出发,以新加坡港口为切入口,认为港口与自由息息相关,香港的经济自由离不开政治自由,二者难以取舍,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同时她指出,从对秩序的不同理解来看待香港,可以发现与香港相比,大陆更注重秩序,并且仍然处在秩序的成熟期。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贝静红通过讲述三位爱港、爱国女性的故事,以此为突破口,她指出年轻人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香港所需要的正是一批爱国爱港的香港民众、香港青年。贝静红认为,香港回归22年之久,对香港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团委书记王湖滨在发言中指出,促进两岸交流是增进香港、内地相互了解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青年学生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王湖滨认为从一国两制在香港实施22年以来的实践来看,一国两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他指出,要创新手段、方法、思维,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重视时政教育,提升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报》编辑部主任陈香娟以香港青年问题为切入口,讲述了她对香港的理解与看法。她指出,由于长达150年的殖民统治,导致了香港人民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化的观念。同时,香港社会一直以来倡导民主、自由,缺乏历史的通识教育,致使香港年轻一代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第三,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香港回归22年以来一直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缺少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和了解。陈香娟认为,在一国两制一国是基础。她表示,要解决香港目前的青年认识问题、继续使香港持续繁荣,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二是要解决好青年学生的教育问题,用历史教育替代通识教育并且设置为必修课程,培育爱国情怀;三是要专门培养爱国、爱港的年轻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拥护两岸和平统一发展。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姚会彦在发言中表示,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香港治理需要在基本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细化和落实,不仅要细化制度,也要细化政策框架。同时需要法律支持、贯彻法治精神,更需要司法部门遵守。姚会彦认为,在对港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好政协统一战线的作用,下移统战对象,一方面要包括上层的经济政治人物,另一方面也要包括下层的爱国人士。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葛传根博士在发言中指出,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不仅让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也使香港更加繁荣发展。随着我国的发展迈上了全新的台阶,一国两制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让大陆和香港建立坚定的信任感。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周学锋在全面地思考一国两制”的基础上认为,实践“一国两制”22之后,香港站在了新的发展高度。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应该充分挖掘一国两制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解。如何让一国两制在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发展、增进情感认同上继续发挥作用,是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永辉博士在发言中表示,一国两制是一项伟大的举措,它使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也使香港在回归的22年实现持续繁荣发展。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但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存在很大区别。张永辉认为,意识形态领域是我们认识香港的切入口。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文化是关键。他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因此,如何利用好文化交流、传播,改变香港人的观念、思想,是理解香港社会、分析香港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王迎宾在发言中表示,一国两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使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也能够使香港继续繁荣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说,香港有解决好目前面临问题的能力。同时,王迎宾认为,香港的青年问题是由于长达150年殖民统治所导致。在殖民主义的背景下,香港缺乏正确的历史教育,也因此导致了香港青年问题的产生。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欧阳城旺在发言中表示,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香港回归以来大多数市民心中都饱含着家国情怀和民族感情。他认为,我们要积极地看待香港未来发展、分析香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他认为,香港回归22年,一国两制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继续发挥我们的智慧,为一国两制增添新的时代内容,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欧阳城旺指出,经过22年的发展与磨合,我们有智慧、有信心也有能力找到新时代背景下两岸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方法,增强两岸归属感。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友从大陆视角分析香港,认为对待香港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边疆治理的智慧和经验,保留差异性对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边疆治理的角度看,香港暴露出的问题其实是中心和边缘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一国两制是一项明智的战略决策。其中一国是基础、强调的是政治,香港在政治上必须一元化。两制更侧重于经济和社会,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以多元化。王建友认为思政教育需要创新方式,以说服为目的,采取非灌输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力量。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佘红艳在发言中表示,思考香港不能只考虑到经济层面,更要从文化、思想等角度全面分析。在思想文化方面,她认为应该增加与香港高校间双向学习交流的机会、扩大交流范围,让更多希望走出去走进来的师生有相互了解的机会。通过互派师生学习传递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增进两岸间的文化传播、文化认同和思想交流,促进两岸间的互信、互爱。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佘红艳则指出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在价值观形成的中小学教育阶段,更应该创新手段进行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王鸳珍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角度,指出影视文化输出是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认为,香港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影视文化是传播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会对人们的情绪、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香港影视界的知名导演更应该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通过拍摄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向香港居民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和正能量的价值观;打造新的话语体系,振兴香港影视,充分利用影视阵地输出中华文化,尤其要注重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和核心价值观的输出。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浙江海洋大学政治学二级教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所长黄建钢在发言中表示,从历史层面来看,香港不仅是近代和现代的交点,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东西方文化的交点。而交点的地方,就像地球各板块衔接地带一样是最容易发生地震的。从非政治、非经济利益、非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也就是站在的角度看待香港,他认为人是有情绪、有特殊的发展规律的。香港回归至今已有22年的时间,一国两制在香港已经实施了22年之久,香港也正处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的政治体系建立、发展到二十年左右,不可避免地都会进入一个振荡期。这是一个至今具有很大必然性的现象。黄建钢认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已经有了22年的实践经验,但仍然还是年轻的制度,需要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

同时,他指出考虑香港,不仅要放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放在香港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放在香港已有150年殖民历史中,更应当放在海洋意识中进行思考。海洋意识也可以称为近代意识。自由、平等这两个概念来自于海洋,是海洋的产物海洋与陆地相比更自由、更开放、更平等。海洋意识具有独立性,从这一角度来看,香港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是海洋意识的一种体现。香港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我们要用复杂的思维来理解香港、分析香港问题。其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文化的渗透力、包容力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力,也是增进对香港理解、研究未来发展的独特视角,不可忽视。

黄建钢重点讲述了对目前香港青年问题的看法,他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年龄概念,而是与学习、就业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历史上香港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运动,而青年运动的爆发是因为香港重贸易而忽视了产业的发展。青年问题既需要得到重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其它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青年问题会得到解决。同时,他认为香港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就已经出现了问题,而在2004年就已经暴露得十分彻底,当时香港民众的情绪已经产生了明显变化。黄建钢介绍到,正是基于对香港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浙江海洋大学在2004年成立了“港台侨研究所”。这也是第一个把香港作为第一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为研究香港提供了交流、思考的平台。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出席本次沙龙的还有浙江海洋大学校长办公室苏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张曼、周阳、王微、吴冰玉。

在本期沙龙活动中,各专家、学者围绕香港与一国两制”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发表了独到见解,交流思想、发表观点,沙龙全程气氛活泼,精彩纷呈。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第八期周末智库沙龙取得圆满成功!

 

打印    收藏
上一条:【CZZC智库沙龙】保护海洋生态,教育是关键
下一条:【CZZC智库沙龙】舟山发展着力点:自由贸易试验区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7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580—2267345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新城长峙岛海大南路1号

智者慧言